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医学 专业:药学
专业代码:1007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1.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具有药学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毕业后能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实现路径
(一)培养规格
1. 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掌握微生物学、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与药效作用的关系;
(4)掌握药物设计、合成、制剂、分析的基本原理;
(5)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与药物干预的关系,具有必要的生物学、基础医学、药物质量控制、临床合理用药的知识;
(6)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7)熟悉药学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接受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8)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解决药品生产与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具有药物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具备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质量控制、管理和药学服务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写作能力;
(6)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7)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写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药学英语专业知识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跟踪药学发展趋势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药职业道德;
(3)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及创新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能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乐观和包容的素养;
(5)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及竞争优势。
三、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生物学
四、核心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药物信息学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见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等。
六、学制与学分要求
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管理,在校修读年限为4-6年。学生需要修满193学分,其中必修课118学分,专业限定选修课29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10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2学分,社会调查与实践2学分,毕业实习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12学分,第二课堂8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8学分。
七、考核与评价
本专业实行课程考试与分阶段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八、授予学位
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学分,并符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培养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表
十、集中实践环节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时间:第一学期第1~2周进行,学生可获得2学分。
目的: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爱国思想和情感。
内容及要求:按学校军训的统一安排及要求进行。
(二)社会调查与实践
时间:按学校和药学院的安排进行,第1~6学期暑假,时间为2周,学生可获得2学分。
目的: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主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药品生产企业的具体生产状况,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修养,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内容及要求:1.开展用药知识的普及宣传;2.进行药品生产企业和本专业人才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3.了解用人单位、学生家长、中学生等对我校及我校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并提交调查报告。
(三)毕业实习
时间:第八学期,共计4周,学生可获得4学分。
目的:毕业实习是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所必须的环节。也是由学生成为药物生产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阶段。从而达到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的目的。
内容及要求:在此阶段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基础理论密切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常见药物制剂生产操作规程;各种制剂检验程序,基本科研步骤和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毕业后能胜任药物生产、科研管理及相关工作。
(四)毕业论文
时间:第八学期,共计12周,学生可获得12学分。
目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科研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其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内容及要求: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选题。
2.开题报告。
3.收集资料。
4.实验研究。
5.撰写论文。
6.论文答辩。
十一、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指学生参加的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创业类活动、各项竞赛活动、资格认证、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8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活动学分不得低于2学分,具体执行遵照《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