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药学院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20人,副高职称37人,博士学位教师50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人才、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等各级各类人才35人次;陕西省教学团队3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5年先后获批各级科研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6800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3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10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10项,编写规划教材、专著10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20项。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教研主要成果

  一、代表性教改成果

  1.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2011

  2.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

  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2

  4. 中药学教学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2

  5. 中药制药教学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3

  6. 中药化学,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

  7. 中药药理学,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

  8. 中药学,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1

  9. 中药学(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0. 中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2010

  11. 中药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陕西省教育厅,2012

  12.“思邈计划”中药学专业省级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教育厅,2012

  13. 制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

      14.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陕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

      15.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陕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16.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中医药大学,2011

  二、代表性教改论文

  1.邢黎明,于远望,唐志书,等.制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86-289

  2.张栓,问题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43):65-67

  3.孟庆华, 卫生化学教学改革初探,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43):69-70

  4.郭惠,传授化学史知识在无机化学课程中的重要作用,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43):69-70

  三、出版规划实验教材

  1. 有机化学实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栓:副主编,2013

  2. 药剂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史亚军:副主编,2014

  3. 中药药剂学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史亚军:编委,2014

  4. 无机化学实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栓:副主编,2012

  5. 物理化学实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栓:副主编,2012

  6.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宋小妹:编委,2011

  7. 有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张栓:副主编,2011

  8. “思邈计划”中药学专业省级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系列实验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与实训、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中药分析实验、中药药剂学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等12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四、代表性教改课题

1. 中医药院校基础化学实验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年,负责人:张拴

  2. 中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构建与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编号:GJYJY12023,负责人:王昌利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科研主要成果

  一、科研获奖

  1. 天麻及其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201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七珠胶囊的开发研究,201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3. 珠子参等太白七药质量综合评价及其应用研究,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4.秦岭地产药材产地加工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获得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陕产枣类及沙棘等药食两用资源的绿色产业链构建一示范应用”获201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二、主要完成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代谢组学原理探讨醋制南五味子降酶保肝作用机理研究,负责人:邓翀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桃仁活血化瘀药效物质基础筛选与作用机理研究及其防治高脂血症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负责人:颜永刚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同病异治理论的解毒与开窍方抗实验性脑缺血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人:王斌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海棠雌激素样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负责人:郭东艳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组学分析及龙脉宁方对靶基因调控网络研究,负责人:王昌利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制首乌致肝损伤‘毒一证’机制研究及代谢靶标分析,负责人:卫培峰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热敏蛋白TRPV1调控的辛热药药性表达生物学机制研究,负责人:李敏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巴山区人参属中药珠子参道地性及主导因子研究,负责人:王薇

  三、授权专利

  1.发明专利:竹节参皂苷IVa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保肝降酶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201110008170,发明人:宋小妹

  2.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201210110112.3,发明人:王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