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8日,2020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负责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负责人及相关成员参加了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黄璐琦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陈榕虎,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杨洪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峰,我校党委书记刘力,校长孙振霖,副校长唐志书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陈榕虎主持。

黄璐琦院士在开幕式讲话中以核心太重要、有党有依靠、人民真伟大、社会制度好、国家实力强、国歌吹号角等六句话谈了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并以亲身经历分享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一定要不懈努力,圆满完成普查任务,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刘峰指出,中药资源普查是从源头上保护和发展中医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项目。他介绍了陕西省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并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和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的精心指导,来自于全省89家单位的支撑和400余人的辛勤工作。

刘力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参会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的努力,以及自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校作为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支撑单位取得的部分成果。刘力表示,我校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各位专家的指导支持下继续努力,把普查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普查办副主任张小波介绍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总体进展及内业整理情况。杨洪军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励情况。

唐志书从提升平台建设、学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产业服务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分享了资源普查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益处。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常务副主任、我校制药厂副厂长白吉庆汇报了我省资源普查工作的成果、经验及建议。

会议期间,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浙江等31个省市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普查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成果和问题进行汇报和讨论,会议对普查工作的数据库、样地、经费、资源生态保护、专业人员调度、工作延续性、考核评价标准、传统知识整理、扶贫工作对接、成果整理等方面达成统一认识。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专家还就单品种中药区划标准、区域性重要资源区划标准、中药资源名录、中药资源普查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等进行讨论。
本次会议系统总结了各地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分析了普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各种困难的解决方法及后续普查工作的前进方向进行了统一梳理。
黄璐琦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对2020年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要点作了说明,从数据、实物汇交核验,成果凝练和转化、人才培养、固化队伍等方面安排部署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