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环境随之发生转变,线上授课越来越多的与课堂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当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电子信息设备成长的一代,手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进行更新,必要时抛弃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积极尝试学习新的教学软件,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师们不得不快速的适应线上教学的要求。特殊时期的教学形式带来改革的讯息。改变备课方式,改变教学形式,改变互动模式,改变心理态势……,改变的洪流不可阻挡。只有愿意改变,并且愿意坚持的人,才能顺应并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沈霞老师讲授的《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授课对象为中药1801班学生,共有50人。到目前为止每次上课的到课率都可以达到100%。在开展线上直播课之前我积极的学习雨课堂提供的针对教师的在线培训课。正式开始授课前她带领学生一起熟悉雨课堂的操作流程,沉浸在探索的快乐中,消除学生对线上授课的疑虑和不安。利用雨课堂发布先导课,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课前一天,她使用雨课堂平台将预习内容推送给学生,之后进行预习测验,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自主学习,之后完成测试内容。若有疑惑,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通过微信群进行沟通。之后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要点,在直播课上进行讲授。讲授过程中对难点知识进行考核,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后通过雨课堂布置总结性作业,推送拓展性资料,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还可了解当今前沿《药用植物学》研究及应用情况。

在这次突发的疫情时间,假期延长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学生都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教育空间的转换,迫使老师们快速调整教学设计,适应变化。基于雨课堂数据支持的在线直播课,提供一个可以与学生互动、随时随地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的平台。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争,必将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取得全面胜利。而师生也终将回归校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但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却给大家留下发人深省的启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摒弃传统思维模式,接纳崭新思维范式,将为更多教师在未来世界赢得宝贵的发展契机。从教育理念,价值观,到教育行为、教育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思维模型,这是新时代教师要面临的首要任务。改变刚刚开始,未来已渐渐可期……以下为沈霞老师线上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1.课前预习:上课前一周布置预习任务,有视频和自学课件。 学生提前学习总结学习内容,并运用雨课堂分组讨论提出疑问。通过小组讨论,让每位同学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学情分析与及时反馈:每一次上直播课前,通过雨课堂及微信群对学生预习及学习中的疑问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个别同学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答疑,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上直播课时统一答疑。力争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掌握,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

3.小测验、投稿、弹幕、发红包多方法并举,提高线上授课的学生参与度: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授课内容,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前出题进行检测,如果大部分学生还未掌握,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行讲授。在课堂上通过使用雨课堂投稿和弹幕功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可以及时总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就及时答疑;如果是个别同学存在的疑问,课后一对一进行辅导答疑。在线授课注重学生参与度,及时反馈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课后作业由简到难,基础与提高体现高阶性:《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后作业要包含知识点掌握、应用能力培养及应用知识的扩展。所以课后作业除了布置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内容外,还会引导学生在家观察身边的植物,比如蔬菜、野外的植物及小区的植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会提供相关的文献,组织学生小组学习。为此建立微信群《本草芳华》学生可在微信群中互相提问回答,也可以询问老师。力求通过小组学习、请教老师、微信群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注重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相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在线学习,学生由最初对在线学习的疑问和不安,已经逐渐转变成接受和喜欢。通过雨课堂的在线调查,上直播课前,只有不到10%的学生期待上在线,有48%的学生心存疑虑。而第一次体验课结束后,就有84%的学生适应并喜欢上了在线课。而且通过在线学习预习、总结、小组讨论、在线课、课后作业的完成,学生们不但适应了在家线上学习,还逐渐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预习作业的完成率可以达到85%左右,课后作业完成率100%,到课率也能次次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