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我校和西安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2015年第三期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来自北京、天津、广东、青海、湖南、甘肃等省市的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省内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及我校部分中青年教师共约60人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式由药学院史亚军副院长主持,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处袁瑞华处长和药学院王昌利院长分别致辞,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处闫小青副处级调研员、学校人事处闫平慧处长、西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岳宝森主任和药学院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学员在陕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
我校在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为各位学员安排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学员们参观了我校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和陕西医史博物馆,李亚军教授讲解了陕西中医药文化发展概况、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生动讲授了丹参的临床用药,胡本祥教授讲解了陕西特色秦岭“七药”研究。依托秦岭丰富的中药资源,安排了太白山中药标本采集及制作,学员们在王继涛和程虎印老师的带领下,在蒿坪寺和红河谷进行了为期2天的野外中药采集实训,学员们近距离感受了陕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西安市中医医院,学员们进行了手工泛丸、手工制作蜜丸等特色中药制剂技术实训,谢志民研究员与学员分享了常见饮片伪品及易混淆品鉴别经验,岳宝森主任讲解了仲景经方用药来源。
在为期四天的学习过程中,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安排感到十分满意,并纷纷表示,陕西基地培训内容特色鲜明,受益匪浅。同时,陕西基地热情周到的服务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训班取得了预期效果。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启动的人才培训项目,我校依托丰富的中药科教资源成功入选国家级培训基地,为全国和我省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药)建设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5)27号关文件有关精神,国家将从今年开始对各培训基地围绕条件建设、学术建设、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进而提升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的培训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