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药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白亚亚在国际TOP期刊《Phytomedicine》上发表酒蒸缓解大黄腹泻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药学院 作者:药学院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1-07 14:49:14
字号: [双击滚屏]

近期,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白亚亚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hytomedicine(中科院1TOPIF6.7)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gut microbiota and serum pharmacochemistry reveal the mechanisms of wine steaming in alleviating rhubarb diarrhea”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黄因寒性过偏,长期使用可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的发生。酒蒸制约大黄寒性,缓解其副作用,但目前酒蒸炮制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酒蒸前后大黄物质基础变化,较少地关注了大黄酒蒸前后体内副作用的差异,且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现代药理学研究腹泻、腹痛的机制研究主要聚焦于大肠敏感性、大肠粘膜屏障功能、大肠免疫功能、大肠水通道蛋白表达、大肠水液代谢转运、大肠/粪便菌群变化等方面,较少研究肠易激综合症中小肠菌群的变化。该文章从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角度通过阐释炮制原理揭示酒蒸缓解RH导致腹泻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机制。

该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主要的蒽醌/蒽酮成分使用洛哌丁胺盐酸盐复制便秘模型小鼠,并连续六周给予RHPRH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并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确定外周血液中CD4+CD8+Treg细胞计数;使用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印迹(WB)确定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通过16 S rRNA测序分析小肠内容物和粪便,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分析入血成分和内源性代谢物。


药学院硕士研究生白亚亚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陕西中医药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导师张桥博士与我校唐于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4.156105

2024114日中药炮制学科来稿,审核 史亚军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