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由药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博学论坛学术分享会于512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分享会以“本草与中药鉴定之美”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药学院学生踊跃参与,主讲人为彭亮老师。
分享会伊始,彭亮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讲述了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他提到,如今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投身中医药领域,这表明中医药已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励药学院学生积极探索,明确自身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定位。
在阐述中医药发展规律时,彭亮老师着重强调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他引用“天下之事,循其故则其道立,述其源则其流长”,引导同学们思考科研的本质,指出只有深入理解研究目的,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才能确保科研工作富有成效且方向明确。
随后,彭亮老师对本草概念进行了全面剖析。他指出,本草涵盖本草学著作和中药两个主要方面,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是本草学的重要代表,而中药则是中医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彭老师从说文解字、黄帝内经等古籍记载出发,详细介绍了不同典籍和学者对本草含义的理解,使同学们对本草有了更为深刻和多元的认识。
彭老师以远志、黄芪等植物为例,详细讲述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性,强调科研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植物自身特性与环境因素,避免片面理解。
分享会的第三个环节“本草之美”将活动推向高潮。彭亮老师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照片,包括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本草古籍中的精美插画以及中药炮制过程中的独特景象等。这些照片不仅展现了本草在形态、色彩等方面的自然之美,更呈现了本草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通过这些视觉盛宴,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本草的独特魅力,对本草与中药鉴定的美学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中医药研究中的实验设计、论文发表、职业发展等问题与彭亮老师展开热烈讨论。彭老师凭借丰富的经验,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此次博学论坛学术分享会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研究的热情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