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药学专业各位同学、导师:
2018届中药学专业学生,经过前期理论学习、实习等环节,已经进入了师承学习阶段,药学院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中药学专业思邈人才培养示范区”教学改革成果,按照我校2017班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通过《中药学专业师承教学计划与考核》(附),于2017年11月进行阶段性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内容
2018届中药学专业学生、导师依据文件要求,填写考核表格(附表2)。
二、考核形式
按教师所在教研室、实验中心进行小组汇报(PPT),汇报时间:10分钟(含提问时间),人数较少的部门可自行协调,与学科相近的教研室或实验中心合并进行,协同创新中心单独组织,要求同校本部,考核小组成员需三人以上。
三、报送要求
请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于11月17日前将附表2纸质文档(导师签字)交药学院教学办公室,电子文档发送至:191855565@qq.com。
联系人:李娜
联系电话:029-38185165
附件:附表1中药学专业师承教学阶段分级分类教学安排
附表2 学生师承教学阶段性小结
附表3 中药学专业师承学习评定表
附表1
中药学专业师承教学阶段分级分类教学安排
教学周次安排
|
学术型
|
专业型
|
教学指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完成目标
|
教学指标
|
主要教学内容及完成目标
|
第一阶段:
(1—10周)
|
1.确定教学计划
2.教学准备
|
根据学生学业发展规划制订学年度教学进程;协助指导教师整理前期教学科研资料并安排本科论文投稿;查阅有关文献;大型精密仪器的上机操作学习训练并取得合格证;考研专业方向的确定、考研报名、考前复习。按照进度完成大创项目计划。
|
1.确定教学计划
2.教学准备
3.就业准备
|
根据学生就业发展设计制订学年度教学进程;协助指导教师整理前期教学科研资料并安排本科论文投稿;查阅有关文献;大型精密仪器的上机操作学习训练并取得合格证。收集就业招聘信息,或导师指导分析,帮助就业选择准备,参加就业指导专题授课、报告会。
|
第二阶段:
第11—20周
|
1.科研立题论证与实验设计
2.研究生入学考试
|
根据在研项目进程,共同商定科研题目与内容,通过文献与预实验再次论证后,提出实验设计,通过开题报告,实验准备。考前冲刺复习,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按照大创项目任务书全面完成,准备验收资料。
|
1.选定毕业论文题目与内容
2.就业选择
|
确定论文题目与内容,通过文献与预实验再次论证后,提出实验设计,通过开题报告,实验准备。设计制作自荐书;参加就业招聘会。按照大创项目任务书全面完成,准备验收资料。
|
第三阶段:
第21—30周
|
1.实验实施
2.数据分析处理
3.复试或转入专业创新型
|
按照既定实验设计完成科研实验,规范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准备复试,如未上线则转入专业创新型(就业选择)或复习再考。大创项目通过验收。
|
1.实验实施
2.数据分析处理
3.与就业单位签约或转入学术创新
|
按照既定实验设计完成实验,规范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与就业单位签约,或转入学业创新型。大创项目通过验收。
|
第四阶段:
第31—40周
|
1.撰写论文
2.完成下一步实验
|
总结撰文、定稿、通过查重检测和答辩。根据导师科研进程计划,继续完成新阶段科研实验或项目资料整理。
|
1.撰写论文
2.确定就业单位
|
总结撰文、定稿、通过查重检测和答辩。完成就业前准备,或下决心复习考研,初步确定考研方向。
|
说明:1.师生可以根据各自具体教学科研进程计划合理调整各教学周次具体教学安排,如教学起始时间选择7月或9月、本科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等。
2.主要教学内容及完成目标均为师生共同设计、确定并完成。3.实际教学阶段进展及教学效果如实填入教学周志。
附表2
中药学专业20 级 班学生师承教学阶段性小结
20 —20 学年第 学期第 阶段 班级: 姓名: 学号:
要 点
|
学习内容
|
学习小结
|
学习进展(查看课题资料、文献、参考资料、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记录、照片、标本材料、数据记录等)
|
学习计划
|
(接续上阶段工作内容,下一步拟开展工作内容及进展安排)
|
指导老师评价
|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
学院检查结果及综合建议
|
(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并给出学习建议)
考核小组组长签名:
20 年 月 日
评定等级为: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
注:该表格“学习小结”“学习计划”由学生按时如实填写,作为教学过程文件和学年末综合考评依据。
附表3
中药学专业师承学习评定表*
序号
|
评定指标及标准
|
评定内容
|
实际得分
|
备注
|
1
|
学习纪律**
10
|
模范遵守国家法规和院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参与任何违规违法事宜,严格按照师承学习的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服从指导老师的工作和学习安排,出色完成个阶段工作。
|
|
|
2
|
学习态度**
10
|
学习态度端正、主动积极,能够认真领会并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科研思路与方法,认真思考、师生交流主动、教学相长,积极寻求并能解决存在问题,有创新。
|
|
|
3
|
学习记录
30
|
认真如实地记录学习周志:前期工作回顾与评价、成绩与得失、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指导老师深入交流并听取指导意见;下一阶段工作内容与目标;及时积累工作和学习资料,包括院内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上机操作学习训练及合格证、纸质文献、科研实验记录等。
|
|
|
4
|
学习成效
20
|
具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组织协调和执行力,能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排名不分前后>或已收刊。
|
|
|
5
|
毕业论文**
30
|
选题立意准确、论证充分、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数据详实可靠、分析论证分析层次清晰、推理科学、结论客观准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结语与讨论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论点,文献查阅充分、引用合理。论文用语专业、规范、精炼、严谨,篇幅适中,格式合乎要求。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实验记录等论文资料收集整理规范。论文查重合格、通过答辩。
|
|
|
注* 评定等级为: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该表格在师承教学工作结束后由指导教师填写,签名后报教研室。
注** 为核心指标,表现极差、造成严重故意后果和恶劣影响、较大财产损失或未完成基本任务者为一票否决,总分一律计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