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08年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由陕西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建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该工程中心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陕西省科技厅评估。
工程中心现有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占82.1%,中级职称7人,占17.9%,平均年龄38.7岁。具有博士学位33人,占84.6%。非本校毕业36人,占92.3%。科研团队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陕西省中青年领军人才2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名以及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形成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术研究团队。
工程中心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着眼秦岭与陕西特色资源,紧紧围绕中药基础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目前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研究方向:中药材资源调查与信息服务研究、中药材种植与优良种质筛选研究、中药材产地加工共性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近年来,实验室通过聚集人才、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56项,累计科研经费2765万元,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75篇,其中SCI收录期刊72篇、CSCD收录期刊152篇;编写教材和专著共46部,培养硕士研究生98人。
工程中心仪器设备总值2300余万元,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0余台件。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全自动中压制备色谱、16导生理记录仪、全波长酶标仪、倒置显微镜、qPCR仪、荧光实时定量PCR仪、全自动动物血球分析仪、智能血液凝聚仪、血球计数仪、血液粘度仪、免疫计数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二氧化碳培养箱、等大型分析检测设备及仪器,全面服务于中药材资源调查与信息服务、中药材种植与优良种质筛选、中药材产地加工共性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等研究工作。